泣下如雨网

到2035年基本实现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7月21日讯记者常理)国家减灾委近日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提出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提出 到2035年基本实现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

原标题:《“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提出

到2035年基本实现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7月21日讯(记者常理)国家减灾委近日印发《“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四五提出力争到2035年,国家规划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综合灾害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防灾防治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减灾基本应急管理部21日举行发布会对《规划》进行了解读。提出

气象及衍生灾害占自然灾害的到年70%以上,气象防灾减灾是实现自然灾害防御的重点。会议上,现代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邓世忠表示,十四五“十四五”期间,国家规划我国将基本建成无缝隙全覆盖的综合灾害智能预报体系,暴雨预报预警准确率预计达90%,防灾防治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45分钟。减灾基本加强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出实现预警信息5分钟内到达各级防灾减灾责任人,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强化综合减灾,推进自然灾害防、抗、救全链条的气象服务保障,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和递进式预警服务机制,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十四五”时期,我国震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特别是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情况仍然存在,与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地震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周伟新介绍,我国将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震后15分钟内提供地震灾害自动快速评估意见,40分钟内提供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结果,60分钟内提供地震趋势研判意见,为高效有序开展地震救援任务提供支撑。

据介绍,我国还将围绕高效救灾救助,增设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健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和各项救助政策,加强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确保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副司长来红州介绍,目前,我国已构建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体系,总量达100余万人,多为基层干部兼职,覆盖全国所有城乡社区,多灾易灾地区还实现A、B角配备。各级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灾情统计报送职责,同时,还兼顾预警信息传递、灾害隐患排查、险情信息报送等任务,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等工作。据悉,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各级灾害信息员已累计报送灾情险情信息26.5万条,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减少了财产损失。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 2025.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