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跃升离不开人口红利
经济日报 近年来,印度跃升印度人口年复一年的经济迅猛增长给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跃升潜力,但也带来了粮食压力、离不利土地负担和住房、开人口红医疗、印度跃升入学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当前,离不利印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迫在眉睫,开人口红需要将国内庞大的印度跃升人口基数转化为实打实的人口红利。 根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经济《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全球人口已经突破80亿大关,离不利其中印度人口增长尤为迅猛,开人口红已达14.12亿,印度跃升报告预测印度将在2023年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济并且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约16.7亿。离不利 近十几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人认为这离不开印度巨大的“人口红利”,并且在今后更加看好印度人口增长为国内经济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这样的论断并非全无道理,只是印度人口增长为其经济发展带来潜力的同时,亦逐步成为一个愈发难以忽视的挑战。 当学术界讨论人口红利时,通常将人口与劳动力水平直接挂钩,而一国之人口体现在劳动力上的优势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从人口结构上看,印度人口呈金字塔形,35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8岁,可以说印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这也是许多人看好印度人口红利的理由,甚至认为该国有朝一日将成为与中国一样的世界工厂。 然而,仅看印度人口的年龄结构并不能准确判断这个国家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印度整体教育水平并不高,成年人文盲人数高达2.8亿。况且,在印度,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算文盲,可见缺乏基础教育的人数不止2.8亿。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工人的文化水平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印度总体劳动力素质低下,确实阻碍了印度工业的进步。实际上,在印度许多发展欠佳的地区,大量成年人由于缺乏基本职业素养,仍以最简单的农业劳作为生,收入微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每月所得仅供自身果腹。 印度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农业,有近六成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第二大支柱产业是信息技术业,有41万人从事与信息、软件相关的工作。例如,在美国硅谷有15%的高科技公司高管都是印度人。除此之外,印度人从事服务业的比重也较高,服务业产值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也就是说,印度的产业结构在工业方面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断层,工业基础很薄弱导致产值仅占其GDP的23%。本应是青年人就业主要领域的工业,对印度却是软肋。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近几个月,印度失业率一直在7%左右,过去几个季度,印度城市地区15岁至29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徘徊在20%左右。受制于印度人口的整体劳动力素质,印度工业发展缓慢,这一现状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受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情况,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 这么看来,印度人口年复一年的迅猛增长确实给国家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跃升潜力,但近几年人口增长的优势并未像外界预测那样体现在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上,反倒是带来更多的粮食压力、土地负担和住房、医疗、入学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印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迫在眉睫,进而大幅提升就业率。这需要印度拓展更多的中低端产品代工流水线,同时为青壮年劳力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将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实打实的人口红利,印度经济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富荣中短债单日下跌12.07%, 债市波动导致的次生影响仍在持续
- 中青报:严禁跨区域掐尖,县中崛起的重要一步
- 能源改革方案公布在即 欧盟称单独实行天然气限价有风险 需要组合拳
- 理想汽车9月交付11531辆,同比增长62.5%
- 我国肉类10月出口金额同比上涨12.7%
- 税费支持政策释放红利超3.4万亿元,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 2022年国庆档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5亿
- 威马汽车W6三款车型涨价 10-12月每月上调2000元
-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成都昨日本土无新增 近期新增感染者轨迹公布
-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马斯克|特斯拉晴雨表
- 冯玉军:科学应对稳健转型
- 证监会市场部王建平:研究逐步扩大认股权试点地区
- 【新浪教育】北京赫德学校Audrey Shi:好的国际化教育是既能赢得考试,更能赢得未来
- 钙钛矿电池站上“风口” TCO玻璃厂有望受益
- 电子烟变局:没了水果味还会受到青睐吗?
- 国企改革“先苦后甜”未来可期
- 物管龙头万物云敲钟 踩在好时候?
- 短途游带旺国庆出行: 自驾行大热、短途游火爆、港澳游有好消息
- 李书福再出手!吉利控股入股阿斯顿马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