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即将启动“互换通” 全力支持数字人民币发展
来源:圈内人的接管金基秘 这个周末,200亿管理规模的袁芳宇挺袁芳,也宣布卸任基金经理了!基担心 此次,修世袁芳一口气卸任了旗下全部的让人5只基金。 卸任原因是接管金“工作调整”。 一般来说,袁芳宇挺工作调整的基担心说法有两种可能: 1,转去管专户,修世不过像袁芳这种有影响力、让人有规模、接管金客户基础的袁芳宇挺,转岗的基担心可能性并不大; 2,想挽留基金经理,修世不过按照今年工银瑞信出走的让人基金经理来看,袁芳大概了是要离职的,至于去哪里,也有说是转私。 袁芳也算是公募圈很知名的女性基金经理了,有过黄金期,也有过低谷期。 1,袁芳的成名作是工银文体产业。 任职日期是2015年12月30日-2022年11月18日,任职回报226.91%,年化回报18.76%,跑赢同期近226个百分点,,排名同类基金前三。 这只袁芳管理的最长时间的基金,见证了袁芳担任公募基金经理的历程。 在2015年12月30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在管理的第三个交易日,袁芳就遭遇熔断行情。 虽然开局不利,但整个2016年,工银文体产业以15.72%的收益一举斩获当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季军。 之后,在2017年的白马蓝筹股牛市,工银文体产业也取得了27.68%的收益率,排名同类前1/4; 2018年的大熊市,也显示出非常好的回撤控制能力,当年沪深300指数暴跌24.33%,普通股票基金也有超25%的平均跌幅,但工银文体健康全年跌幅仅10.16%; 2019年-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工银文体产业的年度涨幅分别为57.52%、79.06%,排名也稳定在同类基金前100名; 也是经过了这两年,袁芳的规模和业绩迎来了双爆发,工银文体产业的规模突破百亿。 文体产业的机构客户的比例也一度高达77%以上。 后来,进入2021年极致分化的行情,工银文体产业的全年收益也10.34%; 进入2022年,袁芳遭遇了管理以来最大的挑战,截至11月18日卸任,工银文体产业的年内跌幅达到20.87%。 2,不止是文体产业,今年以来,袁芳旗下的5只基金都遭遇了比较大回撤,所有基金的跌幅都在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21年1月13日的工银圆丰三年,净值几乎就没上过1元,截至袁芳卸任,基金的最新单位净值0.6809元。 不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现在进入谷底。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新接管的基金经理情况。 接任的5位基金经理,杜洋、鄢耀是工银的头牌,而另外3位相对都不太知名。 1,杜洋在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代表作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A,2015年2月接管,至今回报276.90%,年化回报超18%。 2,鄢耀同样也是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15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他管理基金的时间比较长了,2013年8月开始管理工银瑞信金融地产,至今回报274.49%,年化回报超18%。 3,另外三位。 胡志利是2012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权益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他管理的工银瑞信优质精选 李昱2017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投资副总监,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 这两位早在2020年就和袁芳共同管理基金,有一定的时间长度,现在让他们单独管,也合情合理。 这几位接任的基金经理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修世宇。 他接管了规模最大工银文体产业。 修世宇在2014年就开始管理基金,主要有两只,工银瑞信高端制造行业和工银瑞信工业4.0。 以管理了3年半左右的高端制造行业为例,这期间经历了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和2017年的白马蓝筹市场,但只取得了0.6%的回报,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超66%。 另一只2017年年中接管的工业4.0,在2018年年底卸任,期间的回报是-24.1%,而同期沪深300的跌幅约10个点左右。 在2018年底,修世宇全部卸任了。 也许是业绩是在做的不行,修世宇中间gap了将近2年。 直到今年8月,修世宇复出了,8月再次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第二次管理工银瑞信高端制造; 9月9日开始,和杜洋开始共同管理工银瑞信稳健成长; 11月18日又接管了袁芳的工银瑞信文体产业。 因为修世宇真正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并不算长,满打满算也不到4年。 虽然title是研究部总经理,但历史业绩确实没法证明实力,斯嘉丽要打一个问号。 这5只基金中,哪只要走?哪只要留? 1,如果你就是喜欢袁芳,那就该走则走,一点别留恋。 如果不是看重袁芳,那可以再从这个几只基金中挑一挑。 比如杜洋和鄢耀,都还是值得再看看的; 但他俩的风格和袁芳不一样,能不能接受就看你自己的进一步研究了。 2,斯嘉丽最不放心的就是修世宇。 虽然公司把规模最大的文体产业给到了他,肯定是说明进过考量的; 但鉴于其管理经验和过往业绩确实不太行,如果想要继续持有,那就得做好业绩不行的心理准备,除非他能逆风翻盘。 3,回头来看,今年工银瑞信人员变动挺多的,闫思倩、王君正、黄安乐、赵宪成,再到现在的袁芳。 话说,基金公司的稳定性也是基民考量的重要标准。工银是否继续还会有重大人事变动,就看接下来是不是还会有基金经理离职了。 债基是不是已经不稳定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促进新时代证券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 交易失败引口水战,正邦科技与大北农各执一词
- Canalys: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环出货量达到4170万台 同比增长2%
- 新车只“租”不卖?蔚来在欧洲玩起“新花样”!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出海
- 啥情况?美股突然跳水,巴菲特“精准”减持,比亚迪ADR大跌!“宁王”杀跌5天,外资却在加仓,什么信号?
- 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 连续三年为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
- 下周11股齐发,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上市,有公司坐便器产品年收入超25亿元
- 美财长耶伦:欧佩克+石油减产对全球经济不利
- 北京地铁昨日客流量较上月同期降幅超五成
- 国庆假期加班工资咋算?补休与加班费可否二选一?
- “10亿”女牛散何雪萍,无惧回撤积极加仓,这一只标的狂赚8700万!
- 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1点
- 【儿研所儿医说】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举行2022年第四次会议
- 三星Galaxy S23 Ultra渲染图流出,或将配备2亿像素摄像头
- 盒马邻里再关杭州、南京两城,全国仅保留上海大本营
-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
-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影响几何?
- 《守望先锋 归来》自动购买皮肤bug已修复 但暴雪坚持拒绝退款
- 国企改革再提速 机构看好央企“价值回归”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