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发展遇困境 物业独立前行迫在眉睫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8月4日,房地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产行第十二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物业新生态线上沙龙“圆桌对话:跨界与共赢”在北京、深圳、展遇上海、困境广州同时举行。物业 当IFM成为新趋势,独立物业管理服务越来越呈现出“非物业服务”特质,前行即以生活为场景整合服务,迫眉以实现升增值服务。房地如何实现物业管理的产行跨界与共赢?如何赋能品牌影响力? 旭辉永升服务首席运营官李涛、中指研究院物业事业部总经理牛晓娟分别从品牌服务与产品的展遇搭建,以及品牌定位的困境落地等方面各抒己见。 对于品牌与服务、物业产品之间的独立逻辑关系,李涛表示:“从旭辉永升的前行愿景——致力成为中国首选的城市服务品牌来说,我们希望能够为客户用心构筑美好生活,所以我们的物业服务、城市服务、增值服务,其中包括一些美好社区的生活模型,从对内的价值观到整个产品体验的搭建,基本上全部围绕着使命和愿景,例如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园区安全、社区和谐,保值增值以及尊崇感。” “旭辉永升为客户提供这种价值的表达,基本上就构成了我们所有业务的运营策略,包括企业发展和阶段性的一些战略,都是围绕着这个模型来执行。”李涛指出。 牛晓娟则认为:“物业公司身处服务行业,品牌非常重要,但目前整体品牌建设水平仍然任重道远。同时,由于当前的地产困局,物业行业独立前行迫在眉睫。” “品牌定位只是最终定位的一个呈现,但背后其实是一家企业的整体战略,比如企业是要聚焦到城市服务领域,还是非住宅领域?未来几年如何发展?从品牌定位的具体实现来看,必须形成自己的矩阵,品牌提供的服务可能也会分为不同档次,分别成立独立子品牌。对于增值服务而言,我们的每一项增值服务其实也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来形成一个品牌矩阵。”牛晓娟表示。 “关于品牌定位的实现方面,关键是服务的标准化、产品化,产品的品牌化,以及品牌的价值化。首先要将我们的服务进行一些标准化区隔,每一项标准对应一个服务档次,后期也会关联到业主‘质价相符’的定位。标准化之后,产品肯定才能形成品牌,最后产生附加价值。物业公司随着增量市场的逐渐式微,必然要转向存量市场的竞争,不论是接管已经存在的项目,还是招投标,都是真刀真枪检验品牌效应的时候。”牛晓娟进一步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消息称佳能明年将发布两款Cinema EOS相机
- 小米: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
- 因单位未严格执行防疫措施7名相关责任人被拘
- 北京:东城区、西城区5所学校纳入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
- 国家卫健委:扩充重症救治资源,改善方舱医院环境,确保发热门诊全天候开放
- 世界银行向约提供4,830万美元额外拨款。
- 美国,霸权还是繁荣?
- 光大期货0322热点追踪:外盘原油大涨 能化品领涨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 小米集团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44.7亿元 预估41.7亿元
- 钉钉总裁叶军:今年启动商业化探索,重心仍在免费版产品
- 雷丁汽车获得32亿元A轮融资,山东省内国资跟投
- 福建省原副省长张志南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
- 为500元将银行卡卖给网络诈骗犯,二人涉嫌“帮信罪”被刑拘
-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 《苍兰诀》等暑期档爆款 为何没拉动爱奇艺会员收入增长?
- 瑞银:维持同道猎聘买入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23港元
- 民航局对多个入境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 民航局发布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