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启动重大技术装备集群共建,这些企业成链主
伴随着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区域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的长角成链成立,我国也将以长三角为龙头,启动企业带动全国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的重大装备主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三省一市启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共建。技术集群 “经与上海、共建江苏、长角成链浙江、启动企业安徽等长三角有关省市协商,重大装备主我们决定成立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区域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技术集群”11月29日举行的共建2022国际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长角成链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启动企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重大装备主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地区的技术集群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 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区域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已于28日召开,共建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了分工。 长三角龙头带动 我国工业体系完备,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作为制造强国的战略性重点领域,近年来重大技术装备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突破了一批标志性的装备: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实现了陆上、水上和海上的首飞;首制大型邮轮实现了主发动机试车;“深海一号”和500米级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产采气;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装备全压送电。 “一系列的重大技术装备已经进入了一个产出时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培育了一批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田玉龙说。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重装的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水平较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航空装备、海洋装备、电力装备、能源装备等领域,已经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建立了大型客机、航空发动机等航空装备集群,LNG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船舶和海工装备集群,风电、核电等电力能源装备集群。同时,以中国商飞、、中国电气装备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和配套企业产业链的形成。 伴随着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区域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的成立,我国也将以长三角为龙头,带动全国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田玉龙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发展的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了冲击影响。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目标,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信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快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和国际化的合作,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端化发展。瞄准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和产业链建设,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创新体系,组建产学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发挥央企链主的引领作用,打造专业化配套、区域化协同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二是强化“两化”融合,推动智能化发展。统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中有关工业软件、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装备的应用等一系列新的举措,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集成应用,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形成成功经验和模式。 “我们支持央企、民企和区域之间开展产学研的合作,支持各类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兴的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加速成果转化,推动重大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田玉龙说。 三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布局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电网装备,输配电装备,发展低碳绿色的航空装备、船舶装备、海工装备。围绕环境保护、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绿色制造,加快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如期实现。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推动国际化发展。积极发挥政府多边合作和高层对话机制,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的标准、检测、检验、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互认。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优势重大技术装备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 这些企业成为链主 当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签署了《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共建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工信部门,将认真落实长三角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央地协同、政企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统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发展规划落实,重大专项和科研计划任务实施。 同时,三省一市工信部门还携手民用航空链长—中国商飞、中国航发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船舶海工的链长—中国船舶集团,电气装备链长—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全面促进长三角地区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产业集群;共同开展示范标杆行动;共同建设创新中心;共同搭建服务平台;共同建设产业联盟;共同健全协同机制。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核心载体和工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上海将发展重大技术装备作为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重要举措,积极打造世界级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 “从成效上看,目前上海已成为国际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最重要的创新力量之一。”张为表示。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大型LNG运输船、梦天实验舱等多个行业领先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在上海诞生。 数据显示,上海相关产业规模也在加速扩大。“过去五年年均增长率约7%,特别是民用航空、两个领域,五年整体增长了37%及200%,体现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增长动能。”张为表示。 面向未来,张为表示,上海将继续强化龙头引领功能,携手在沪央企,共强产业链,携手长三角,共建产业集群。 一方面坚持协调发展,根据区域产业特色,推动重大装备产业链在长三角地区有序布局,引领带动三省一市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高效融合。 同时坚持创新发展,将瞄准行业前瞻技术和共性技术,布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培育壮大一批创新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配套企业。 建设以链长为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的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 当天,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创新研究院、上海船舶动力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大飞机制造业创新中心(筹)、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创新中心(筹)、上海航空机载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筹)揭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竞逐产业变迁浪潮 中介机构全力赋能实体经济
- 最高500亿!万科拟大手笔新增“发债”额度 优质地产股迎布局良机?
- 世界杯神预测? 小心被套路
- 美联储戴利:美联储必须注意过度收紧政策的风险
- 牵手服贸会,拥抱更多商机
- 趣店Q3收入下降7成、净亏6.5亿同比扩大6倍、运营亏损3亿,因股价不合规三次收退市警示函
- 扎波罗热核电站又发生十多次爆炸,俄乌互相指责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现货黄金交易策略:金价完成关键支撑的回踩确认,后市重启涨势?
- 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徐沪初: 智能汽车时代车企将面临业务重构
- 维护公平竞争司法如何作为
- 两千亿专项借款加速落地“保交楼”成效渐显
- 周学军: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艾格将重返迪士尼担任CEO,将为公司重新制定战略方向
- 贵州茅台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 美国经济界呼吁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回应
- Genesis警告投资者其有破产风险,比特币在15000美元关口摇摇欲坠
- 三部门印发通知 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情况实施年度监测评价
- 骁龙8 Gen2小屏旗舰来了!小米13真机机模曝光:确认直边造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