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家事亦国事
母乳喂养:家事亦国事(健康直通车(第98站)) (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是母乳河北省首家公益性质的母乳库,母乳库以免费捐赠、事亦免费使用为宗旨,国事捐赠的母乳母乳主要提供给母乳不足的早产儿和危重儿。截至今年5月,事亦该母乳库成立4年来已接受434名爱心妈妈捐献母乳,国事已用于救助1276名危重患儿及早产儿。母乳图为近日,事亦该院医护人员使用公益母乳库的国事捐乳喂养早产儿。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母乳是母乳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事关母婴健康。事亦今年8月1日至7日是国事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日前,母乳在中国营养学会举办的事亦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研讨会暨《中国孕妇、乳母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上,国事多位专家剖析制约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深度解读新版孕期妇女膳食指南和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呼吁社会各界一起帮助哺乳妈妈。 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帮忙 提起母乳喂养,人们普遍知道这种喂养方式好处多多。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配方粉、牛羊奶等无法替代的;研究发现,母乳有助于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通过哺乳可以增强母婴的情感联系,促进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分娩后立即让婴儿吸吮乳房可以减少妈妈的产后出血、降低妈妈患乳腺炎等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则不然。”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强调,母乳喂养的责任不能只推给新手妈妈一人承担,而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支持分担。 “母乳喂养非常辛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菲指出,妈妈在哺乳过程中要面临许多压力和困难。 由于夜间也需要喂奶,妈妈的睡眠节律被打断、睡眠被剥夺,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小的挑战;不少妈妈在哺乳的同时要兼顾工作,客观上导致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超过2年的难度非常大;哺乳过程中还会遇到一系列具体问题:奶少、涨奶、乳头发炎、乳头皲裂、乳房红肿硬、追奶失败……在诸多压力之下,少数女性在产后哺乳阶段出现产后抑郁、产后焦虑甚至产后强迫症等情况,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哺乳成功与否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妈妈自身因素,还与孩子自身情况、家庭氛围等密切相关。”郭菲指出,有的宝宝本身很难被安抚,对照顾的要求比较高,哺乳过程可能充满挑战;研究发现,爸爸的参与对成功哺乳和哺乳妈妈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母乳喂养不只是家事,也是国事。为此,需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母乳喂养工作机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张悦研究员介绍,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母婴健康,近年来,国家加强政策和服务资源整合,在促进母婴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全社会提倡、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也取得一定成效,“我国有7000多所爱婴医院,占全球爱婴医院的1/3,中国也是全球拥有爱婴医院最多的国家。” “促进母乳喂养,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创造一个更好关爱哺乳妈妈的环境。”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杨胜慧副研究员建议,在时间支持上,需要构建完善生育假期相关的成本机制,用人单位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为职工的母乳喂养、子女照护提供便利;在完善服务支持方面,需要将普惠性托育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在生育资金支持政策方面,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生育津贴制度,探索生育补贴制度;创建家庭友好工作场所,包括持续推进性别平等,鼓励用人单位出台家庭友好措施,完善家庭友好工作场所多元共建的机制。 孕育生命,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杨年红教授介绍,针对育龄妇女和孕妇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结合近年新的研究证据,《中国孕妇、乳母膳食指南(2022)》建议备孕和孕期妇女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遵从新增的6条核心推荐。 杨年红介绍,体重增长是反映孕妇营养状况和胎儿生长发育的最实用的、直观且经济的指标,孕期应使体重增长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孕前体重正常妇女单胎妊娠时孕期总增重8—14千克比较适宜,孕前低体重者孕期增重可多一点,而孕前超重或肥胖者孕期增重应少一些。孕早期胎儿重量增长不多,孕妇孕早期增重均不应超过2千克。建议准妈妈从孕早期开始就认真监测体重增长情况,每周至少称重一次,根据孕前体重选择对应的孕期增重图,明确自己的孕期增重总目标和各阶段的增长速率,及时调整膳食和身体活动。 “铁、碘、叶酸和维生素D四种微量营养素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重要,一旦缺乏会产生严重后果,如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影响子代智力和体格发育等。”杨年红强调,备孕和孕期妇女应经常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选择加碘食盐,每周还应再摄入1—2次富含碘的食物;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叶酸,持续至整个孕期;没有充足室外活动时间的妇女要通过膳食补充剂每天补充10微克(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部分妇女早孕反应明显,影响进食,此时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保证基本的能量供应和一定量谷类食物即可,也不必焦虑紧张,因为备孕期良好的营养贮备可以维持母体和胎儿在这一时期的营养需要。”杨年红指出,此时每天摄入不低于130克碳水化合物,可避免酮血症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利影响。达不到上述基本进食目标的孕妇,需要就医。 专家介绍,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速度加快,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也相应增加。为满足对优质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孕中、晚期应适当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同时,孕期应进行适宜的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体重增长过多、愉悦心情和释放压力,有利于自然分娩。 值得注意的是,烟草、酒精对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畸形。有吸烟饮酒习惯的妇女必须戒烟禁酒,远离吸烟环境,避免二手烟的危害。 产后哺乳,妈妈应平衡膳食 “提起母乳喂养,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哺乳妈妈应该怎么吃。在‘以婴儿为中心’的氛围中,人们常常希望哺乳妈妈增加各种食物的摄入量,从而提升乳汁的营养,实际上,这些做法大多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反而给很多哺乳妈妈带来了心理负担。”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之顼教授指出,建议哺乳妈妈不要刻意为促进乳汁分泌而强行多吃,更不要把自己吃成胖子,还是要坚持平衡多样化的膳食。 “目前,哺乳期妇女存在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膳食结构失衡,食物总量过多,能量摄入过剩,另外存在微量营养素部分的缺乏。”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振宇研究员指出,产妇分娩后可能会感到疲劳,食欲较差,短时间内可选择较为清淡稀软易消化食物。乳母整个哺乳期均应坚持食物多样,注意预防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大家非常关心产后如何促进乳汁分泌,需要强调一点,乳汁分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有合理的营养,还需要健康的心理、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适宜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乳汁的分泌。”杨振宇介绍,在营养方面,推荐乳母对维生素A的摄入量比一般成年女性增加600微克,建议哺乳妈妈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每周建议增加1—2次猪肝或者鸡肝达到推荐摄入量;喝汤或饮水并不会增加乳汁分泌,但乳汁分泌需要水的摄入,因此乳母每餐都要保证有带汤食物摄入,但是不宜喝多油浓汤,婴儿3个月内乳母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一系列饮品。 产后如何管理体重?杨振宇介绍,合理膳食和适宜身体活动被认为是产后体重管理最安全和有效的措施,在产后应循序渐进增加适宜身体活动,剖宫产术后24小时也应开始下床活动,产乳期以低强度活动为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家务、步行、盆底运动、伸展运动等。 “孕育和哺乳是艰辛的过程,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杨年红强调,怀孕前后身体的各种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孕产妇的情绪,孕产妇和家人要积极了解孕期、哺乳期生理变化特点,学习相关知识,出现不适时能正确处理或及时就医,遇到困难时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以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均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同时,家人和社会要多给孕妇一些关爱,帮助孕产妇愉快享受孕育和哺乳过程。(记者 王美华)
- 最近发表
-
- 快手第三季度直播收入89亿元 同比增长15.8%
- 多地鼓励生育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母婴行业
- 权益固收“双管齐下”公募ESG主题产品发行升温
- 去年16家上市猪企参与商品套保,额度超60亿!让衍生工具成猪企经营坚实后盾,行业人士这样建议……
- 野村:维持京东健康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84港元
- 银保监会:保险业偿付能力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 证监会:严打风水盲测股市动向,建立健全研报业务规则体系
- 韩国去年渔业产量下降6%,总产值降至71.1亿美元
- 雅诗兰黛近200亿收购TF背后:汤姆·福特挽救古驰、创立TF、拍电影,他的人生比口红色号多彩
- 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大对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贷款、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
- 随机阅读
-
- 打新15只新股仅1股破发,林园透露“打新诀窍”
- 华为 无限接近造车
- 王一鸣:金融部门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的融资支持十分必要
- 贷前尽职调查不严 邮储银行一分行被罚30万元
- 与加盟店划界线、北京仅剩两家直营店 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 人民币VC的一层恐惧被揭开了
- 美团能够重塑香港外卖市场吗?
- 夯实银行资产质量压舱石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5.89%
- 节水办建议市民使用高效节水器具
- 业绩原地踏步 营收破亿的郝氏控股“二递表”路上尴尬难消
- 河南省联社连续两任党委书记落马
- 日元贬值影响Switch在日销售?任天堂:目前不打算硬件涨价,但盈利形势越来越严峻
- 华为 无限接近造车
- Block涨1% Q4营收增长强劲 2023年EBITDA指引超预期
- 莹岚集团早盘放量拉升 股价现升逾145%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19家险企参与共建,切入跨境交易痛难点
- 美媒:访问“毒列车”事发地,特朗普带了1.4万瓶“特朗普牌矿泉水”
- 华夏时评:“提前还贷”也应视为商业银行的商机
- 公募参与定增热情高 知名基金经理频现身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