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停产前夕降价两万惹争议,逾千车主发起集体投诉
“理想与套路之间,理想相隔一个理想ONE。停投诉”9月4日,产前车主在浙江杭州某理想汽车门店门口,夕降一位理想ONE车主开始了自己的价两集体维权之旅。 与之一起的争议,还有其他城市的逾千2021款理想ONE车主。同一天,发起在江西南昌某地标广场上,理想许多车主也将车辆集中于此进行维权。停投诉 当日,产前车主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都在被理想ONE车主们的夕降愤怒刷屏,究其原因,价两集体“理想ONE提车没几天就官降两万、争议停产清库存”的逾千消息,成为了点燃车主们情绪的导火线。 车主们认为 理想汽车故意隐瞒造成了消费者的损失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位车主的经历颇具代表性。 “6月底订购了一辆理想ONE汽车,当时售价34.98万元,定金为5000元。订车时,销售、汽车生产商均未提及该车辆升级换代停产以及将降价等相关事宜。当时问到该问题时,也均表示没有此计划,并保证全国统一价格。8月中旬汽车生产完成并提车,才不到半个月,理想汽车就公布理想ONE将升级换代停产,并优惠2万元销售。作为消费者,不能接受。” 这位车主认为,理想汽车存在的隐瞒等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希望理想汽车能够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另一位车主有着相似的经历,“今年6月底定购时,4S店销售并未告知即将有新款、平替或停产信息,且明确告知,理想ONE全国统一售价,不会降价。” “提车才两周,理想公司便降价促销停产换代。”许多车主都表达了类似意见,“缴纳定金前咨询销售及理想客服都未告知今年理想ONE将面临停产。” 线上维权的车主们同样不少。“推出理想ONE换代车型可以理解,但未就即将推出换代车型之事及时告知车主,显得刚提理想ONE新车的车主好像‘大冤种’,”一位车主在线上投诉中这样写道,“更重要的是,理想ONE停产势必会影响二手车价格。此后将不再有理想ONE这款车型,这种感觉就好像被抛弃了一样。” 目前,已有车主在汽车投诉网站发起了针对理想ONE的集体投诉,称“理想汽车存在欺骗销售问题”。据黑猫投诉平台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理想ONE单一车型集体投诉量已过千条。 有车主在投诉中表示,事先未告知的降价损害了车主利益,要求理想汽车给出解释并尽快给出解决方案,还有车主提出了保留更换新款车辆权利等要求。 理想汽车回应 停产属实但不影响理想ONE售后 事实上,“理想汽车将用L8代替理想ONE”的消息从数月前已经开始流传。 8月15日,理想汽车CEO李想更是曾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表示,“等L8的现阶段就别买ONE了。”这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官方暗示”。 9月1日,理想汽车最新交付数据显示其8月共交付新车4571辆,同比下滑51.5%,环比下滑56.1%,1-8 月总交付量75396辆,同比增长56.5%。 当天,理想汽车披露信息还显示,理想L8将于11月正式发布,并且“发布当月即开启交付”。据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公开表示,理想L8是为家庭打造的中大型智能豪华SUV,将提供六座版和五座VIP版两个车型,更广泛地满足家庭用户的细分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8月理想汽车销量遭遇腰斩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理想ONE即将停产,准车主们在等待理想L8上市后购买新车。 但根据这些维权车主的说法,他们买车时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理想ONE的“官宣”停产。 9月5日,针对“理想ONE即将停产”的消息,理想汽车官方客服表示:后续将以理想L8的生产销售为主,理想ONE会逐步退出生产线,但“具体停产时间还没有收到通知”。 另外,理想汽车方面还表示:理想ONE售价比此前低2万元,是近期的促销政策,不是降价。 但就在当晚,一位广东珠海的理想ONE车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刚接到的通知,理想ONE即将停产”。 对此,理想官方客服又回应称,理想方面会严格遵守国家三包法有关规定,为车主提供充足的原厂配件用于维修保养和质保服务,用户对于后续的车辆售后保障完全不用担心。 理想汽车官方APP发布的《关于理想ONE售后保障及软件升级服务的说明》还显示,考虑到最早提车的理想ONE车主已经使用接近三年,理想汽车决定将为所有理想ONE用户,在原有的“三年流量无忧方案”基础上,追加赠予三年流量无忧,每月20G免费流量,确保理想ONE车主的用车体验。对于理想ONE的OTA软件升级服务,理想汽车的软件团队也将持续开发和运营。 “理想ONE车型马上就要停产停售,11月它就要垂直切换到L8,所以它现在在门店的实际降价并不止两万,”前述珠海车主表示,“还是很担心现款的售后和二手车保值问题。” 律师观点:理想汽车不违法 对于“理想汽车到底有没有欺诈消费者”,有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并不违法”的观点。 据了解,在民法中“民事欺诈”可细分为“编造虚假事实”和“隐瞒重要事实”两种情形。 本次事件中,理想ONE车主们主要投诉的事项是“停产换代”和“降价”,这两个投诉事项与“编造虚假事实”无关,表象上与“隐瞒重要事实”存在一定契合,而引起消费者心理不适的核心点也恰恰是这种“被割韭菜”的蒙蔽感,但是产品升级换代毕竟属于企业可自主决定甚至是商业秘密的事项,如果将此事项设定为企业的法定义务则显然是过分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其后果是打压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且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 但这位律师同样也认为“消费者觉得理想‘隐瞒重要事实’不无道理”,因为“官宣降价与车企不定期的促销优惠是存在显著区别”。从常理判断,理想汽车“官宣降价”显然不是临时起意,“买涨不买跌”是常规消费心态,如果事先有选择余地,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等待降价后再购买。 “从常规情况看来,产品更新迭代时价格有波动很正常,产品命名如果有调整,现款车主们一般也会接受,”一位业内人士列举了其他新势力造车在新品迭代时安抚现款车主的一些做法,“多数是硬件升级,比如极氪在7月就宣布免费更换8155座舱芯片,蔚来推出ES7的同时对老款ES8、ES6、EC6的车型提出了诸多付费升级方案,虽然费用区间见仁见智,但至少态度很明显,‘不放弃老车主’。如何给旗下产品定价是车企本身的合法权利,但仅做到‘不违法’,就是诚心做生意的态度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铁建拟转让苏州京兆房地产20%股权 底价约2亿元
- “宝妈带男童进女厕”频惹争议 专家呼吁 未来可考虑增设儿童卫生间
- 耀才植耀辉:联储官员放“鹰”美股跌 恒指续看21,000点支持
- 查氏岚马酒业有限公司涪陵分公司生产的高粱酒抽检不合格
- 国际机场协会:全球客运量将于2023年末恢复至2019年水平
- 西南航空将在参议院为去年运营事故道歉 对航班网络重申信心
- 连拉7涨停!交易所出手
- 谷歌版ChatGPT首秀大翻车!AI聊天竟答错问题,市值蒸发7000亿
- 宣昌能:研究总损失吸收能力规则 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可处置性
- 多家银行上调同业存单备案额度
- “禁酒令”风波消散 白酒股集体反弹
- 苹果官网全新改版:iPhone、iPad和Mac产品序列更直观了
-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要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 英媒分析:日本何以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 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中小银行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 欧盟酝酿史上规模最大化学品禁令,芯片等欧洲制造业恐受重创
- 技术与资本深度融合 大批关键技术攻关者走上科创板舞台
- 英马斯集团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38.9万港元
- 公募REITs爆款频现 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
- 海南椰岛控股股东“筹码”再遭法拍,“疑似牛散”张寿春斥资逾亿元竞得首批750万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