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出现新一波疫情可能性较小
2月9日下午,近个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月出介绍重点人群、现新重点机构、波疫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近个较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月出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现新新冠病毒感染流行,这个时段,波疫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近个较免疫保护力处在较高时期,所以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月出可能性比较小。今后再出现类似于这次大规模流行的现新可能性也比较小。 全国疫情日趋平稳 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波疫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个较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月出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现新目前监测未发现病毒变异株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情况。 当前,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学,农村春耕陆续开始。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继续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强农村地区物资保障,坚持城乡社区乡镇网格化管理,确保有风险人员及时发现、救治和转诊。 要重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幼儿园和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措施,做好相关人员健康监测,加强从业人员个人防护。 在全国范围内人群 免疫保护力处在较高时期 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优化调整的防控措施对于及时发现疫情、有效控制疫情仍然有效。三年来,中国疾控中心针对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病毒的不断变异,科学研究、审慎分析,先后印发了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相比于三年前,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我国拥有了对病毒更深入的了解,有更多的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同时也更丰富了新冠中西医救治的经验。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以来,全国的疫情日趋平稳,防控工作转段平稳有序。 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这个时段,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处在较高时期,所以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今后再出现类似于这次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随着我国优化防控措施,新冠疫情在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未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 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以来,从全国各个口岸入境人员当中监测到了39种进化分支,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当前,春运尚未结束,学校陆续开学,中疾控将会根据现阶段病毒变异株监测的结果,及时组织多领域的专家进行综合研判。 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从全球范围来看,微小的病毒变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种变异的时间间隔数月不等,使得病毒的传染性、致病性、免疫逃逸能力发生变化,再加上全球各国防控措施的不同,造成在全球范围内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疫情的发生。总体来看,新冠流行三年,病毒一直持续地在发生变异,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在增强,但致病性在减弱。 吴尊友表示,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出现致病性加强,或者说病毒“返祖”到德尔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 还没“阳”过的孩子和老人 再出现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吴尊友表示,还没有“阳”过的孩子和老人,在全国性大规模流行期间,感染风险很高的时期,他们没有受到感染,现在全国性的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流行高峰已过,在全国范围内都处在低感染风险的情况下,再出现新冠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对这些人有两点建议:第一,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预防感染;第二,如果还没有接种疫苗,抓紧时间接种疫苗。如果适合接种加强针的,就抓紧时间进行加强针的接种。 陈操表示,适度的室外活动,对儿童和老人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对抗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开展室外活动,要注意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区;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活动,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关注 今年春季全国学校可实现如期正常安全开学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介绍,今年春季,各地迎来“乙类乙管”后第一个开学季。 春节前,教育部发出通知部署开学,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各级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制订开学工作方案,完善开学返校各项预案,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工作。 据各地上报情况,今年春季中小学开学由属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节前后到15日开学,高等学校由高校据实错峰合理安排开学时间,主要集中在2月初元宵节前后,到2月底。当前,各级教育部门正在进行开学检查,指导督促学校确保开学准备及时到位,确保春季学期校园安全。春季开学之后,教育部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分类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全面落实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平稳实现学校疫情防控转段过渡,有效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时回应返校师生的各项关切,持续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刘培俊说,总的来看,当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学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经明确,各地开学准备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全国学校能够实现如期、正常、安全开学。如无特殊情况,学校一般不提前开学;如无疫情风险,学生一般不延迟返校。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中小学数量巨大,在校学生人多密集,年龄偏小,而且活泼好动,个人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可以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中小学生健康的难度大,保障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任务重。国家“乙类乙管”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将教育作为重点行业加以支持,将学校作为重点机构加以保障,将师生作为重点人群加以保护。 开学返校前一周,要求学生居家每日开展健康自测。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要动态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做好健康服务跟进。师生入校时要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的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要落实中小学校晨检和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建立学生健康的信息电子台账,提高校园疾病监测预警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者学习,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不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活动。指导学生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日常防护,树牢健康第一的理念,履行个人防护的责任。学校还要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指导和心理援助服务,引导学生形成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中小学校充分做好教育教学准备,没有疫情的地区,学校开学后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统筹/孙慧丽 供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首款原创“莆田鞋”上线 “鞋都”正式进入“原创品牌”时代
- 通胀再添一把“火”:美国廉价天然气的时代走向终结
- 瑞信:维持比亚迪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350港元
- 电价上涨又遇冷空气侵袭 希腊民众负担加剧
- 虚构好评、刷手刷单、发虚假体验……上海查处一批刷单炒信案
- 美国3月工厂订单意外增长2.2% 企业设备支出强劲
- 土耳其4月出口同比增长24.6% 创月度出口最高值
- 澳门银行去年新批中小企信贷增长34% 未偿还贷款余额持续扩张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座谈会 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大盘
- 六大财经部委发声稳经济:已定政策加快推出,增量工具在路上
- 董事会主席换人!刚刚,央企华润置地发布重要公告
- 不止淀粉,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 北京市朝阳区暂停开放各类密闭式休闲娱乐场所
- 有交集速报告!4月26日以来,北京海淀区涉疫风险点位提示
- “马某某”,是他!
- 以色列专家警告:德尔塔毒株可能“卷土重来”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
- 国务院再出一揽子举措助力外贸保稳提质
- 澳大利亚央行11年来首度加息,恐有碍总理莫里森谋连任
- “2022中国移动省公司31强名单”出炉:每个省公司都有名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