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月菊:安倍遇刺的政治影响大于经济影响
文丨倪月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7月8日,倪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为国会参议院选举造势演讲中不幸中弹身亡,菊安经济成为日本战后政治中最大的倍遇恶性事件。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政治凶手作案动机尚不明确。影响影响无论其动机如何,大于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社会内部矛盾的倪月日趋激化。从其影响来看,菊安经济安倍之死可能加剧日本政治的倍遇极端化倾向,加速推动日本修宪进程,政治但对经济的影响影响影响有限。 安倍遇刺事件是大于日本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的体现 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上,政治刺杀事件屡见不鲜,倪月安倍更不是菊安经济第一位被暗杀的日本首相,此前,倍遇日本历史上有6位首相死于刺杀事件。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在卸任首相职务8年后遇刺身亡;1921年11月,时任日本首相的原敬在东京车站遭右翼铁道工人刺杀身亡;1930年11月,“狮子首相”的滨口幸雄遭右翼团体“爱国社”成员枪击,次年死亡;1932年的“5·15”事件”,时任首相犬养毅被海军部右翼激进军人暗杀身亡;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中,两名前首相斋藤实和高桥是清遇害身亡。安倍晋三的外公,时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于1960年也曾被右翼团体“大化会”成员刺伤,但并未因此丧命。安倍成为日本历史上第7位遇刺的首相。 不同的是,前几位首相的遇害均发生在日本社会极度动荡、经济和社会不稳定、社会矛盾严重激化的时期。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时期。虽然,针对日本政客的暗杀事件仍时有发生(如1994年刚刚卸任首相之职的细川护熙遭右翼团体成员枪击),但频度较战前明显下降。 此次安倍前首相遇害,正值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期。一方面,以安倍为“旗帜”的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推动修宪,并趁俄乌冲突之机,加大国防预算,企图尽快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此举加剧了与左翼势力的矛盾,引发国内反战反修宪的呼声和游行示威不断。另一方面,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虽取得了短暂的成效,但总体上看,并不成功,日本经济一直未走出低迷阴影。加之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叠加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安倍遇刺事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不可调和性。凶手作为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员,或可能对安倍的政治信条感到不满,也不排除对生活现状不满而把责任推给“安倍经济学”。不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党争工具,均说明安倍伤害了其感情和利益,也体现了日本社会不安定感的增加以及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冲击的加大。 安倍之死可能加速日本修宪进程 安倍最大的政治夙愿就是修改和平宪法,摆脱战后体制。2015年他就不顾各方反对,推动新安保法实施,解禁集体自卫权,松绑自卫队的海外军事行动。2017年,自民党确定了修宪四大目标,其中包括把自卫队明确写入宪法、新增紧急事态条款。但在2019年的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公明党、日本维新会为代表的修宪势力失去多数席位,安倍没有在任上实现修宪梦。 虽然不再担任首相,但凭借着常年执政和在自民党内独一无二的势力,安倍持续影响着日本政坛的走向。岸田上台后继承了安倍的政治遗产,把修宪作为“紧要课题”。即将于本周日进行的参议院选举,可以说直接关乎修宪的未来。因为根据日本的修宪程序,发起修宪动议需要在众参两院分别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支持。修宪势力现在已经控制了众议院三分之二的席位,如果此次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公明党、日本维新会为代表的修宪势力获得三分之二席位,发起修宪动议就成为可能。这也是促使退任后的安倍晋三,行程密集地奔赴各地,为参议院选举积极造势的重要动因。 即使安倍不在选举前“出征”拉票,此次自民党获胜的几率也不小。而此次安倍亲征遇刺,无形中为助选活动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可能会出现一些同情票,反而为自民党增加了筹码,获胜几乎没有悬念。一旦自民党在参众两院的席位均超三分之二,就朝安倍的修宪梦想更近了一步。而一旦日本修宪成功,亚太乃至世界的安全局势将受到直接威胁,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安倍经济学”可能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知名度颇高的“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是安倍执政时期实施的重要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要求央行走量化宽松的路子,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振经济。“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国内外对其效果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客观上讲,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经济,使日本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迹象。但总体来看,“安倍经济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激进的安倍经济学不仅为政府留下了巨额的债务,通缩压力持续,实际工资增长乏力,信贷需求疲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 在全球通胀高企、俄乌冲突持续的大背景下,物价上涨、能源紧缺、工资下降成了选民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岸田首相虽然在经济上延续了“安倍经济学”的量化宽松政策,但也努力在经济领域另辟蹊径,体现自己的“独立性”。岸田提出的“新资本主义”,主张通过“分配的良性循环”促进增长,具体手段就是通过加大对“人”的投资,提升消费能力,以刺激经济增长。有人称岸田的“新资本主义”为“令和收入倍增计划”。因此,岸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正逐步取代“安倍经济学”,使其影响力越来越小。 目前,日本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日元加速贬值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日本带来出口利益的同时,也对日本的生产和消费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日本最大的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就以“岸田通胀”为由,把物价上涨归咎于岸田政府继续支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安倍的突然辞世,可能加速安倍经济学的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安倍作为日本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其对日本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安倍遇刺,会对日本政治、外交、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看,对政治影响会大于经济影响。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互换通”即将面世:海外投资者对冲利率风险再添利器,加仓人民币债券意愿升温
- 广发银行副行长郑小龙: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红通人员”卢光远、卢光亮回国投案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3日耗资457.95万港元回购50万股
- 2021年绿债报告出炉:中国绿债发行682亿美元国有企业主导发行
- 7年赚了5400万,海通资管副总监违规炒股罚没超1亿冤不冤?
- 中俄煤矿安全生产研讨会举办,商定将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务实合作
- 31次!11月北交所公司获调研次数创新高,外资机构也在悄悄布局……
- “在越南,钱就像躺在街上”
- 裁员、出海两不误,腾讯的勇敢者游戏
- 挪威工会称7月9日起可能进一步升级海上钻井平台罢工
- 否认增产后又开始施压了!布林肯:正在审查与沙特的关系
- 没钱了的斯里兰卡有多难?
- 2400亿!三大航史上最大订单为何花落空客,对航空业意味着什么
- 比尔·盖茨谈疫情下的新思考:大众正处于数字化新纪元的开端
- 95后硕博士流向哪儿?这些二线城市“抢人”风头强劲
- 一杯水18元?树懒咖啡回应白开水刺客:弄来玩的,不销售
- 超六千亿“活水”今起互通,ETF交易将为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 星星点灯照亮老婆前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债基发行规模逆势增长超6700亿 业内建议可关注短债和混合类产品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2.78% 小鹏汽车涨近11%美团涨近6%
- 集运价格持续走低 中远海控、 中远海特、中远海发齐获调研 释放什么信号?
- 特拉斯“组合拳”能否破解英国经济困境
- 你的下一台笔记本能折叠 华硕灵耀X Fold评测
-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立体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 重点强化4个协同
- 实地探访大众纯电车型销售情况:交付周期一个月左右,ID.6单店月平均交付超40辆
- 上亿辆新能源汽车化身“超级电池”,虚拟电厂“新风口”将至?
- 又要保卫3000点?分析师表态:不要浪费配置机会!全面风格切换是否已来
- 优步涨超5% 联手Stellantis进军法国电动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