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人事动荡、产品销售不理想 长盛科技起波澜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当前,人事国内碳纤维行业投资十分火爆。动荡

“自从6月开始,产品不断有投资者来公司考察,销售想长多的不理波澜时候一个礼拜能来三四波投资人,少的盛科时候一两波。”2022年8月22日,技起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盛科技”)内部人士杨淼告诉记者。人事

根据天眼查显示,动荡长盛科技成立于2021年,产品康得投资集团成员。销售想长在长盛科技官网介绍中,不理波澜 公司称始建于2011年,盛科原名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安信”),技起2021年进行重整,人事三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中安信,曾是康得新实控人钟玉的重要资本布局,彼时中安信是康得集团布局碳纤维蓝图的重要执行者。

不过,钟玉此前已因涉犯罪而被批捕,康得新业已被强制退市。而中安信,即长盛科技也在2021年被重整后,由地产商人曾伟所实控。

据了解,在投资者“火热”来访考察的另一面,杨淼告诉记者,该公司部门负责人,担任重要岗位的中层人员原先有十多人,目前剩下约一半的中层干部。他预计这一数字还将扩大,“很多人还没找好下家。”此外,他表示,基层员工也出现一些离职的情况。

天眼查显示,长盛科技总经理为寇尚亮。记者就上述员工离职一事向寇尚亮求证,其告诉记者,“有这些事,但具体的我不清楚。”随后便挂断了电话。随后,记者多方了解到,寇尚亮已经离职。

“曾伟在外到处为长盛融资。”一位原长盛科技高管对记者表示。而有业内人士称,近期在上海金融圈内听到了关于曾伟要为长盛科技融资的传闻,融资需求达数亿元。

8月22日,记者致电长盛科技董事长曾伟,曾伟表示长盛科技并未向外融资,寇尚亮、邹健(生产中心主任)等人离职属于正常离职。

负债达205亿 中安信重整

据了解,中安信成立于2011年,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及民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2013年获康得集团入股,2016年投产。天眼查显示,钟玉为公司法定代表人。

然而,长盛科技的前身,即中安信的公司发展在2019年发生了波折。

据公开资料显示,因康得集团违规对外担保,导致资金链断裂。根据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说法,当时的中安信“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在国内碳纤维行业处于领头羊地位”。

在资金链断裂后,其2019年全面停工停产,工人下岗失业,厂房设备闲置。据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称,彼时“企业负债达205亿元,资产清算价值9.99亿元,重整投资估值约13.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2052%,成为当时国内单体负债最高的破产企业。”

2020年6月5日,中农科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中安信进行破产重整。

2021年,新的中安信,即长盛科技由北京蓝天盛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星电东方科技有限公司、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3.2亿元。其中,上述三家股东分别持股41.25%、13.75%、45%,法人、董事长为文婕琳。

根据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之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10月份,该公司达到月稳定量产T700(ZA50-12K)碳纤维100吨左右,产值达到2700万元左右,产销利润达到700万元左右。

“从破产重整那天起,整个公司处于非常和谐、非常稳定的状态。目前现在公司被全部打乱。”杨淼透露,目前公司销售趋近停滞,已经开始出售原材料“原丝”。

对于公司是否在出售原丝,曾伟告诉记者,“我不知道,没有吧。”随后挂断了电话。

杨淼告诉记者,去年10月在曾伟入主公司后,平时不太来公司,“平时来的特别少,基本来了当天就走。”他表示,“在曾总入主公司的同时,曾总的合作伙伴委派了寇尚亮任总经理,曾总当董事长。”

“在今年3月疫情开始后没多久,寇尚亮离职。”杨淼称,目前公司设备部部长、质检中心主任、生产中心主任等多个岗位负责人离职。

他认为,“生产中心主任邹健从来不多言多语,该部门负责整个生产的运营,在上个月离职。而设备部肯定是关键岗位,之前工厂碳化出现问题,设备部要负责去维修,干活非常吃力。”

除上述关键岗位管理层离职外,杨淼表示,公司目前业务销售也趋近停滞。“这与生产有一定关系。”杨淼表示,公司原先生产T700型号,但是曾总提出T1100,该型号只能卖给军工,卖给民企价格太高,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不过,另一位长盛科技销售方面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公司销售情况不太好和行情的变化有关系。今年下半年行业投产比较大,因此,下端需求和今年上半年以及去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需求有可能出现骤减。因为我们产品一直定位高端,因此价格平均要比同行高出20元左右一公斤。”他透露,从8月开始产品销量开始骤减,上个月有些迹象。

该人士表示,“公司出现人员离职情况,这是个人的正常选择。有些人可能不看好公司目前的情况,公司目前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曾总以前做房地产,可能对于这个行业也不是太熟悉。曾总那边房地产不太景气,到处在融资,因此大家可能对于他的资金实力打个疑问吧。但是,公司目前还是在正常经营。”

地产商入局碳纤维

杨淼口中的曾总,即为曾伟。

据天眼查显示,在进行穿透后,长盛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杨海金,总持股比例为30.25%。

不过,上述原长盛科技高管称,彼时,是由曾伟和管理人进行谈判,并最终投资入股长盛科技。“在法律架构上,看不出和他有关联,是在幕后。”该高管称。

天眼查显示,杨海金担任多家公司法人,包括深圳沙河文化体育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裕汇投资有限公司、棕榈泉国际企业管理中心(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星电东方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法人。而以裕汇投资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持股北京蓝天盛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50%股份,后者又持股长盛科技41.25%股份。

据天眼查显示,2010年,裕汇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过法人负责人和董事长变更,2010年4月,该公司法人由曾伟变为杨海金,董事长曾伟退出,由李彤担任执行董事。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入主长盛科技前,曾伟主要从事地产行业,曾在2010年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

2010年10月7日,曾伟被香港廉政公署起诉多项罪名。其中一项贪污控罪指,曾伟涉嫌向中国(亚洲)有限公司前公司业务部主管陈宝奎提供1笔230万港元贿款,作为协助延迟拖欠工银亚洲贷款还款到期日的报酬。

2011年7月5日,香港廉政公署网站显示,内地房地产开发商棕榈泉主席曾伟,因涉嫌贿赂工商银行亚洲职员430万港元和清洗230万港元犯罪被起诉,7月4日应出席审讯,但曾伟弃保潜逃,香港廉政公署发出通缉令缉拿曾伟归案。法庭于同年8月24日下令将曾伟的八十万港元保释金充公。国际刑警于2011年10月21日发出全球通缉告示,以逮捕曾伟。2014年1月,香港廉政公署发布公告称,曾伟被美国国土安全调查署拘捕。

据公开资料显示,曾伟曾在银行任职,后来“下海”,1995年在港创办裕汇集团,曾开发过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深圳沙河高尔夫球会、北京盈科中心等项目。2006年,他和凤凰卫视主席刘长乐合作拿下“京城第一烂尾楼”瑞城中心。

而据《财经》报道,杨海金为曾伟妻子杨蓉蓉的弟弟,生于1976年,操盘公司北京、深圳、三亚等地业务。

在6月25日廊坊广播电视台官网“网上廊坊”的报道中,曾伟是“长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据该报道,6月23日下午,廊坊市相关领导与长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伟进行了工作座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淼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