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汽车市场迎来爆发 自主品牌借成本优势踏上风口
[ 的混动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汽车在等自主品牌的市场带动下,混动车型的迎爆优势销量达到了111万辆,市占率达4.2%。发自风口 ] 混动车型的主品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牌借目前,成本几乎所有的踏上主流自主品牌都在混动领域进行了布局,包括比亚迪推出的混动DM-i、的汽车柠檬DHT、吉利汽车的市场雷神动力系统以及的蓝鲸iDD混动等。此外,迎爆优势如今热销的发自风口理想汽车、AITO品牌等采用了增程式技术,主品同样属于混动领域。 混动车型的销量是从2021年开始爆发的。近日中信建投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混动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均低于2%。2021年,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带动下,混动车型的销量达到了111万辆,市占率达4.2%。今年前5个月,混动车型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 混动车型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油电混动(HEV)。当前阶段日系车企仍以油电混动为主场,而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借力插混,发挥优势赶超。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插混技术相比油电混动在2019~2020年渗透明显滞后,但2021年起快速赶超,到2022年前6个月渗透率较油电混动已领先2.1%。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插混技术不断进步,风口已经到来,预计今年插混的销量达150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插混汽车价格下沉 过去多年间,在混动赛道上,日系车由于布局较早而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混动汽车的技术研发门槛较高,在保证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要兼顾制造成本,而多数自主品牌过去由于技术不成熟,造出的混动车型成本较高,竞争力不足。 相较于燃油车来说,混动技术的成本高昂,这也是一些车企在选择技术路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大众汽车中国区前CEO冯思翰不久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续航里程的角度,混动技术适用于客户的需求,但对车企来说是一个最昂贵的解决方案。因为车辆除了搭载电池外,还需一整套内燃机的动力总成以及非常复杂的变速箱。 “实际上,比亚迪混动技术的迭代推动了国内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崔东树对记者表示,此前,插电混动车型的成本和售价比同等的燃油车型价格要贵六七万元甚至更高,随着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插混车型的竞争力可以和燃油车媲美。目前,各大自主品牌均在混动车型领域布局,如果不能快速推出低成本的技术,会丢失一部分市场份额。 比亚迪混动车型销量在2021年快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技术进步成本进一步下探。长江证券研报指出,2021年之前,混动车价格处于高位,与同款燃油车相比价格高出4万~10万元,日系混动产品价格更有竞争力,但也比燃油版本贵出2万~3万元。2021年比亚迪秦DM-i价格下沉到与普通合资燃油车价格,且油耗显著更低,这是2021年混动得以放量的核心因素。 从市场表现来看,混动车型正在吞噬部分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过去,在SUV领域,哈弗H6常年霸榜,但今年以来,比亚迪宋DM-i车型一度超越哈弗H6,由此成为SUV冠军。比亚迪在插混领域的表现使大批自主品牌涌入这一赛道,长城汽车、吉利、长安等在2021年均开始加速布局,推出了插混产品。 业内认为,混动市场迎来爆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驱动,双积分压力下很多企业在混动领域发力,这推动了市场的发展,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一旦养成也助推市场从政策导向型变成市场驱动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混动车型实现油电同价,很多消费者愿意付出成本去体验PHEV所带来的驾乘感受。此外,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纯电动车型涨价也使部分消费者转而去购买混动车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品结构的调整。 比亚迪插电混动车能否被超越? 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认为,插混版和燃油版的成本差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动力电池,目前国内插电混动产品续航里程多在100公里以上,有的达到150公里甚至更多,适配的动力电池度数会增加,成本显著增加。二是现在普遍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混动技术路线,也就是一个发电机,一个驱动电机,混动变速器成本比传统燃油车自动变速器成本贵1万左右。 他认为,自主品牌插电混动比国外成本控制得更好的原因在于,、比亚迪等企业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动力电池的提供商之一,销量规模优势带来成本下降。同时,我国混动变速器的成本比国外要低,二者相加自主品牌插混车型的成本比合资品牌要低,也比同级别的纯电车型价格便宜。 从自主品牌来看,目前比亚迪在插混领域占据较大优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纯电动汽车销量达45.7万辆,其中比亚迪占比达18%;而插电车销量达13.6万辆,其中比亚迪占比达60%。 “插混车型的成功在于技术迭代推动了成本下降,同时对于车企来说,产品定位是否精准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比亚迪优势较为突出,其他自主品牌插混车型大多未成为爆款。“比亚迪的插混车型的数量较多,随着其他自主品牌加快产品推出速度,如果能够打造出爆款车型,有可能会超越比亚迪。” 从技术角度来看,混动技术路线目前主要分为串联式、并联式与混联三种,其中混联又可分为串并联和功率分流两种模式。各大自主品牌选择的混动技术路线存在差异,处于百花齐放的局面。业内认为,不同混动技术路线各有优势和劣势,没有最好的技术路线和产品,但是有最适合企业自身优势和车型的技术路线。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目前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销量占比高达32%,同时,10万~20万的消费者最为“挑剔”,对续航、性能、配置等都有较高要求。对于这一价格区间同级别、同配置的车辆,当前纯电动车基于燃油车的增量成本比混动车高出2万~3万余元,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到2030年预计混合动力车比纯电动车仍有1万~2万元的成本优势。 在崔东树看来,A级插混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从过去的高端插混逐步向自主品牌A级、B级插混转移,预计今年A级插电混动车型将有60万辆以上的增长空间。 “2022年整个新能源的渗透率预计会达到25%以上,达到500多万辆市场规模,其中PHEV在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占比会提升至20%以上的比例,这意味着整个PHEV市场将会有百万辆市场规模。”魏牌CEO李瑞峰此前对记者表示。 李瑞峰还认为,技术路线带来的成本压力仍是插电混动汽车目前面临的现状,但随着未来电池供应的普及、技术的成熟,成本是能够下降的,必定会比纯电有更好的综合续航里程,而且比燃油车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和驾乘感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恒邦能源IPO能否“上会”?“彭氏家族”拿了巨额分红能消除风险吗
- 王毅谈乌克兰问题:输送武器换不来乌克兰的和平,制裁施压解不开欧洲安全困境
- 国融基金王占祥因健康原因离任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
- 蓄势待发!建设银行获准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 国元国际:维持阅文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43.6港元
- 开盘: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沪指涨0.07% 数字经济板块涨幅居前
- 停车费去哪了?乱收费怎么办?严查停车收费微腐败!
-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原司长洪晓东:推动贸易数字化 助力中小微企业出口
- 为租赁商户纾困解难,超市发推减免租金计划
- 北京汽车:姜德义不再兼任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巍拟接任
- 天津北辰区19日起全域参照防范区管理并限制车辆通行
- 火力值拉满!“东海雄狮”这些训练画面让人血脉偾张
- 电影节政治?泽连斯基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上发表视频演讲:我们需要新的卓别林
- 美方参与“3·21”东航事故调查人员:未向任何媒体发布有关调查信息
- 中信证券:下一代数字经济国际竞争中 中国互联网公司仍具备比较优势
- 日本新任总务大臣被曝存在政治资金问题
- 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稳妥参与碳市场建设
- 沦为“提款机”,4家村镇银行股东违法吸存事件引关注 村镇银行内控如何补短板
- “照护管家”入驻上海就医保药应急平台,志愿服务失能老人就医用药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