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保证金大涨逾118倍 天价锂矿控制权将花落谁家?
本报记者 曹卫新
一度吸引近百万人围观,时隔经过3000多次出价,半年保证倍天历时5天5夜,金大价锂将花从335万元起拍价起步,涨逾制权最终以20亿元成交价收尾的矿控天价锂矿控制权争夺战时隔6个月卷土重来。
阿里资产破产拍卖平台显示,时隔2022年11月25日10点至2022年11月26日10点(延时除外),半年保证倍天成都兴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兴能”)持有的金大价锂将花斯诺威矿业54.2857%股权将再次进行公开拍卖。
竞买公告显示,涨逾制权相较前次拍卖,矿控本次拍卖保证金和起拍价均大幅上涨。时隔第一轮拍卖的半年保证倍天保证金和起拍价为4000万元、2亿元,金大价锂将花涨幅达118.4倍、涨逾制权59倍。矿控若第一轮拍卖达到封顶价,起拍价和保证金还将继续增加。截至2022年11月21日19点,该场拍卖引来4049次围观,暂无一人报名。
竞买人悔拍
33.5万元保证金被没收
京东拍卖显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在2020年2月份公开拍卖兴能新材所持斯诺威54.29%股权,起拍价为8.49亿元。但因案外人对标的物的查封提出异议,拍卖中止。
今年5月16日,成都兴能管理人在京东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斯诺威矿业54.2857%股权,起拍价为335万元,保证金为33.5万元。历时5天5夜,最终这笔股权以高于起拍价597倍的价格收尾,买受人为一位叫谭威的自然人。
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买受人谭威在竞拍结束后迟迟没有后续动作,悔拍后竞买保证金被没收。
此次拍卖,成都兴能管理人大幅提高了保证金的起步金额。第一轮拍卖起步价为2亿元,封顶价为4亿元,保证金为4000万元。第一轮拍卖达到封顶价后将进入第二轮拍卖,起拍价调整为6亿元,保证金涨至8000万元。相较今年5月份的拍卖来说,参与竞拍的竞买人的悔拍成本将大幅提升。
11月20日晚,A股上市公司宣布,公司拟参与斯诺威矿业54.2857%股权竞拍,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源储备,为公司锂盐产能的扩张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拍卖还没有正式开始,公司正在履行相关的程序。”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锂矿目前是紧俏资源。今年以来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频频涨价,年涨幅超过500%。”
多公司相中锂矿资源
话语权争夺战一触即发
研报指出,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旺盛,2022年第三季度南美盐湖锂企业的产品售价高位运行,经营业绩持续增长。海外锂资源开发难度加大,本土锂资源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在锂资源供不应求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对锂矿开发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大。除盛新锂能外,四川、广东亦有公司对斯诺威股权感兴趣,A股上市公司也相中了斯诺威矿业的锂矿资源。11月13日晚,协鑫能科曾发布公告称,为完善公司移动能源产业布局,保障电池包有效供给,储备上游锂资源,公司拟参与斯诺威矿业破产重整案重整相关事项。
11月21日,协鑫能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从参与路径来看,两家公司的入局方式有所不同。盛新锂能选择参与斯诺威矿业的股权拍卖,协鑫能科选择以重整投资人身份入局。在这场锂矿资源的话语权争夺战中,二者胜算几何?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种方式是可以并行的。从身份上来说,入局的公司均为破产重整公司的股东。只是如果重整企业股东的股权被拍卖,可能会影响重整投资人的重整预期,并最终影响重整出资人的出资意愿。而对于参与拍卖的企业来说,拍卖成功后,即便通过拍卖的方式入主了这家重整企业,也不意味着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存在出资人权益被调整的风险。”
对于协鑫能科参与斯诺威矿业锂资源争夺一事,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认为,“协鑫能科向上做锂矿资源的延伸,以锁定优质矿源来稳定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完成垂直一体化的布局。”
(责任编辑:休闲)
- 275欧元!欧委会天然气限价提案是不是个“良方”?分析师:未必
- 报告: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可持续发展力综合排名前三甲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15日斥资295.81万港元回购32.5万股
- 国家卫健委: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 汇丰:新西兰联储加息暗示全球紧缩政策远未结束
-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抗议活动针对中方和中巴经济走廊?外交部回应:有关报道不属实
- 飓风影响不大,NASA登月火箭几经推迟后拟11月16日重启发射
- 恒力石化于深圳投资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 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 供应短缺叠加需求上升,铜将迎来一轮牛市?
- 央行开展8500亿元MLF操作 利率不变
- 外交部谈中韩元首会晤:两位元首首次正式会晤,意义重大
- 上海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同比增5.3%,新能源产品出口迅猛
- 富达国际、蚂蚁财富发布报告:中国居民养老储备意识正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