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A股IPO融资额出炉!新股上市表现持续分化
2022年前三季度A股IPO数据出炉。前季 Wind数据显示,股I股上按上市日计,融资前三季度,额出A股首发上市公司304家,炉新首发募集资金4862.99亿元。市表 专家称,现持续分注册制改革推出以来,前季一直是股I股上A股市场的强大后盾,推动更多需要融资的融资科创企业到市场发行股票,从2022年第三季度末科创板和创业板的额出新股融资总额、新股数量超过两个主板市场即可见一斑。炉新 从行业看,市表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现持续分技术硬件与设备板块等IPO募资金额居前。前季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A股发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新股上市表现持续分化。 科创板和创业板融资额均超主板 德勤日前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回顾与前景展望》报告显示,上交所与深交所在第三季度表现强健稳定,继续保持全球融资额排行榜冠亚军地位。 总体看,2022年前三季度A股新股发行数量同比下降,但融资规模上升。分板块看,前三季度创业板IPO数量领先,科创板和创业板融资额均超主板。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A股上市业务主管合伙人童传江表示:“2019年6月注册制改革推出以来,一直是A股市场的强大后盾,推动更多需要融资的科创企业到市场发行股票,从2022年第三季度末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新股融资总额、新股数量超过两个主板市场即可见一斑。” 从行业来看,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技术硬件与设备、材料板块IPO募资金额居前。据Wind统计,上述行业企业今年以来IPO募资金额分别为735.94亿元、637.20亿元和580.65亿元,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软件与服务等行业今年以来IPO募资金额突破300亿元。 前三季度行业股权融资规模 新股上市表现分化 从市场表现来看,新股上市后表现存在一定分化,多数新股表现较好。年内成功上市的新股中,共有225只上市首日收涨,159只自上市以来依然保持正涨幅,、等11只个股上市以来的涨幅超过150%。 今年以来,新股破发数量增多。据Wind数据统计,前三季度,73只新股上市首日收盘破发,占比24%。 研报称,市场化机制持续自我调节,建议进一步提高申购参与理性度。展望未来的新股市场,新股定价将会是一个越来越市场化、投融双方持续博弈的过程。预期新股首发估值有望进一步回归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投融双方的收益也将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 IPO保持常态化发行 机构预计,随着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将保持常态化发行,2022年第四季度A股IPO有望保持增长趋势。 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审计主管合伙人王崧预计,2022全年A股市场IPO企业数量将达330家至380家,全年融资额有望再创新高,达5600亿元至6350亿元。另据德勤中国预计,2022年全年,科创板大约有140家至160家企业登陆,融资额达2300亿元至2600亿元;创业板有190家至210家企业新上市,融资额达1900亿元至2150亿元;上海及深圳主板约有80只至100只新股,融资额约1400亿元至1700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约有50宗至80宗上市,融资约100亿元至150亿元。 “2022年第四季度A股IPO料会延续前三季度的趋势,叠加不同的经济措施刺激,2022年全年新股融资额有望继续攀升。”童传江说。 政策面上,监管部门明确,将继续优化企业IPO流程,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上市融资,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郑雅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聚势启航,逐浪之巅!国信证券GTrade+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
- 注册制改革两年 “优创新、高成长”特色更鲜明 创业板塑造包容高效的创新支持市场体系
- 融信中国大跌8% 中期未审核归属股东净亏损43亿至48亿
- 沈建光:一只烤鸭100镑,欧洲深陷“滞胀”困局
- 超八成大学生自认“轻微社恐” 你中招了吗?
- 我国成功发射北京三号B星
- 这地打算团购新房100套以上房款95折,有何用意?
- 自由港推迟重启出口工厂 美国天然气价格大跌
- 11月22日财经早餐:疫情忧虑搅动市场,助涨避险美元上涨,金价下滑至逾一周最低
- 习酒集团核心高管确定,或冲击酱酒上市“第二股”
- 美联储高官再发鹰声:“显而易见”必须收紧货币政策
- 仅600元退款,票方平台拖一个月还让等,相关负责人自称“不造假的黄牛”
- 欧洲央行鹰派官员支持12月加息75基点 缩表即将启动?
- 外媒:因美制裁暂停数月后 俄钻石巨头外销悄然恢复
- 阜阳尚润房地产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行政处罚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61例
- 智评理财代销榜|10月代销吸金榜出炉,最高募集规模达43.59亿!
- 北京三号B卫星成功发射!“北京”系列遥感卫星再+1
- 天津口岸前7个月平行进口车进口量占全国总量超七成
- 中国平安姚波:稳增长、压成本 确保全年业绩有较好变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