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之死
快消 文丨岁月 好久没写经销商的经销话题了,这三年大部分经销商过得不好,商之死也总有经销商朋友一边抱怨压力大,经销一边咨询该如何破局。商之死 目前,经销大部分经销商的商之死困局在于、厂家任务高,经销回款压力大,商之死渠道出货少,经销利润低,商之死不知道什么时候终端就跑路;团队管理的经销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的商之死身体越来越差,最难过的经销是孩子不想接班,只能自己坚持在岗位上,商之死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经销而这几年认识的经销商猝死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下面,讲两个典型的案例。 老杜的死 小温(化名)是我认识四五年的一个粉丝,看着他从厂家城市负责人到经销商操盘手再到与经销商对簿公堂,一路走来,不胜感慨。如今,他的官司胜了,可那个经销商猝死,他不仅拿不回属于自己的工资,还背负着逼死自己老板的骂名…… 小温,原是立白厂家的一个城市负责人,在自己的省区经理介绍下去了陕西某立白经销商老杜(化名)那里做操盘手。双方约定,除平时工资外,年底还有年终工资6万元整,这也是很常见的手段,想让人干的时间更久,不计较年前的得失。因为是省区经理介绍的,所以小温还是比较信任老杜的,双方就没有签定合同。而且,由于老杜的所有市场操作都由小温负责,老杜则是喝茶看报,或者回广东老家休息下。这是一种绝对实力与绝对信任。 双方合作的第一年,一切尚好。在小温的操盘下,老杜的销售业绩蒸蒸日上。可到了年底,老杜却只给了小温5万的约定工资,说是自己回款压力大,要在老家盖房,让小温再等一等,反正合作又不是一天两天。其实,如果小温但凡有点心计,这个时候就应该看出老杜为人不可靠,应该把合同签一下。可小温还是单纯了,认为虽然双方不是合伙人,但老杜对自己是绝对信任、绝对放权,不能用小人之心去猜测老杜。 合作第二年,疫情爆发。彼时老杜的仓库被封,车被封,无法配送。是小温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疫情那几个月,老杜一直被封在广东老家,但整个生意还在“前进”。可到了这一年的年底,老杜再次找借口不给小温兑现年底约定的工资。也不说你业绩没达标,费用没管控好,只说各种困难。忽悠小温继续干下去。 而在小温工作的第三年时间里,小温基本上是一边工作一边找老杜要工资。而老杜则狡猾的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的儿子小杜来接手,让小温与小杜来对接。而小杜的话语就是,你找我爹,他答应你的事情,我不太清楚。虽然很郁闷,但此时小温已经陷入囚徒困境,一方面想让老杜知道自己的能力,一方面更想着如果不好好干,自己那7万元(第一年少给1万,第二年6万)也回不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又坚持干完一年。而在这一年,小温结了婚,可老杜也没要发他年底工资的意思。 这一次,小温终于看清老杜的真实嘴脸,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走法律仲裁一条路了。可是在咨询了很多相关法律人士之后,大家给他的回复就是非常不乐观,因为双方并没有签定合同。但人情事故方面,已经把小温的路堵死了,法律是他最后的依靠,小温还是决定起诉。 此前,久不露面的老杜也从广东老家回来,一边重新操盘经销商的工作,一边在圈内抹黑小温,大体说给小温钱,小温不要,私刻公章,造假,告他是为了拿更多的钱。然而,他毕竟有几年没做经销商的工作了,这三年的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业务已经荒废。回来后各种焦头烂额,前面也说了,他儿子小杜接手他的工作半年,那半年小温的权力都被回收,基本就是他儿子在接手了。 在父子俩一顿操作后,被立白公司发现老杜存在大量市场费用问题,一次性被罚70多万的费用。而老杜是个暴脾气,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定了机票,准备去立白公司大闹一场,坚决不付这笔罚款。 然而,就在他准备去找厂家大闹一通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个业务员被车撞了,结果挺严重的,这又是一大笔损失。本来,这事也很好解决,此前小温曾找过几家保险公司,每年每个人178元意外险,就可解决。但以老杜的性格,显然是舍不得花这份钱的。如今,这个损失估计又要自己承担。 在这三重压力下,老杜突发脑溢血。从发病到死亡不过二十多天,一句遗言都没留下来。而他去世时,四个孩子、老婆都没在身边,一个人孤零零的死去。而他在广东老家花千万盖的庄园只有个框架,没有装修。老婆跟二儿子在美国,三儿子在福建,大儿子跟女儿到是在陕西,可也没守在床前。 57岁的生日都没过,就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当然,唯一的好处是大儿子把资产转移,他欠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以及各厂家业务的钱,都是以自己公司为担保,而今大儿子重新成立了公司,这些与新公司似乎没什么关系。 更为凄凉的是,老杜儿子连张老杜的高清照片都没有,还是找小温要的,来做遗照。交到小杜手里的生意,如今也经营不善,连员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历时一年,小温终于打赢了一审官司,如今小杜已经上诉。而小温即便打赢了官司也可能拿不到自己的赔偿…… 二哥的转型 二哥,是河南洛阳一个县级市的头部经销商。其旗下经营的品牌无一不是数一数二的品牌,而在这些之外还有大量的连锁超市等等,一年营业额近二亿元。 还记得初见二哥的时候,他还是个火爆的性子。彼时,拜访二哥是跟加多宝的一个兄弟同去的。那时,加多宝正在内忧外患之下,欠二哥的费用有点多。所以,那次上门拜访被二哥骂的比较惨。当然,加多宝那个兄弟才接手,各方面的处理也算暂时平了二哥的怒火。可二哥的爆脾气令人印象深刻。 两年后,再见二哥的时候,他已经完全换了一个样子,整个人都风轻云淡,如高佛入定一般。事后听加多宝的兄弟谈起这两年在二哥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就了然他缘何突然转了性子。 在第一次拜访完二哥后不久,二哥的母亲就去世了。老太太是洛阳第一批经销商,如今二哥家的产业大部分都是老太太打下来的,二哥更多算是守城之人,更准确地说是给自己母亲打工、负责母亲的一部分事业。 母亲去世后,本应该是大哥继续事业。可在二哥母亲去世后的一年,大哥在高速开车时突发心梗出事。就这样,一年失去一个亲人,若大的家业也都落在了二哥身上,这也给二哥造成了心理压力。 而直接改变二哥性格的事情发生在他给母亲扫墓时,这是大哥去世没多久,二哥去给自己的母亲扫墓。结果,用二哥给别人的讲述是,平坦的路上,他突然就把脚给崴了,回家后红肿了两个来月。就在那一刻,二哥感觉这是有什么天意,他决定转型。 首先,二哥的儿子都不喜欢做经销商,女儿是学经贸的,在上海不回来,儿子是学计算机的,也是在北上广深。其次,二哥也不想放弃经销商,毕竟是自己母亲留下来的。还有那么多老兄弟跟了他们家数十年。于是,他把手下的几个经理都找来,让他们接手各自负责的品牌。当然,这些事情还挂在他的名下,但实际是各个经理来负责。他成了一批,给每个产品加价个几毛钱,让经理们来结账。 如果还有其它员工有打算经营某个品牌,他也是一力支持,给运营资金,比银行贷款还要低。这些人如果几年后觉得自己的实力可以了,想独立出去,那就可以独立出去。一句话,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手下的兄弟把他手中的品牌接过去。 用他自己的话说:把身上的担子接过去,他不想再扛了。而这样的方式,虽然挣的没有以前那么多,但还是有的挣,最主要是各种压力少了,不用陪厂家吃吃喝喝。以往,他手里都是大品牌,而他的业绩又好,是各个品牌最爱来走访的。但凡有个人来就要吃点喝点,几乎是没什么时间是清醒的。 现在,自己更像个吉祥物,其他的事情手下的人全全负责,自己就是偶尔见一见厂家的领导,饭不吃、酒不喝,全然养生。几个月下来,二哥手下的生意不仅没降反而在疫情之下还在上升。 这两个故事可能都有些极端。但却代表了当下经销商的一个现状。疫情之下,生意都不好做,越是看紧自己生意的、压力就越大,身体上的各种毛病都出来了;而越是看淡的、把生意分出去的,似乎业绩没降,利润也还可以,身体也健康。 这两年,听闻的经销商猝死案例明显比以前更多。毕竟,大部分经销商的年纪已经上来了,身体的毛病越来越多。真没必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所谓站好最后一班岗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研究生嫖娼被开除后起诉学校,一审宣判!
- 手机充电一整夜安全吗?央视频揭秘:有隐患、有4点要注意
- 上海虹口区卫健委:我委干部钱文雄4月12日下午不幸身亡
- 拼多多转攻为守
- 八部门印发五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 明确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 谷歌:计划到2030年实现数据中心全天候无碳能源运营
- 上海17家居民团了一整只猪,解剖学老教授亲自动手切分
- 新纶新材:控股股东侯毅收到刑事判决书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 平行论坛法治版块成功举办
- 吉林市出台措施降低疫情对春耕生产影响
- 联想称已收到监管措施决定书 整改工作已经部署安排
- 韩国预计2040年老年人口占比超三成
- 首只开盘即破发公募REITs诞生
- 央行阮健弘:预计社会融资规模将平稳增长
- 马斯克提出以54.20美元每股的现金收购推特100%的股份
- “罗辑思维”上市再中止 知识付费赛道遇阻
- 陈晓升:成就真实的工作——在申万研究所工作,会比较单纯,也比较真实
- 河北新金钢铁、烘熔钢铁被通报 未经审批违规上马钢铁项目
- 国泰君安(香港):给予龙湖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49.20港元
-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 常态化反诈格局基本形成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