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运行平稳 做市标的流动性提升 上市公司咨询踊跃
“随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启动,科创做市标的板股流动性提升,最近有更多科创板公司咨询做市。市交市标上市”科创板做市负责人方齐荣11月10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易业踊跃
自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于10月31日开闸以来,运稳已一周有余。行平与中信证券类似,流动性近期多家做市商都收到科创板公司做市业务咨询,提升前来咨询的公司科创板公司对做市表达出积极意愿。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咨询做市商表示,随着科创板做市业务顺利开展,科创将稳步推进做市标的板股覆盖范围。
制度魅力彰显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做市商处了解到,市交市标上市在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启动后,易业踊跃这一制度的运稳魅力被更多科创板公司发现,近期向做市商咨询做市业务的科创板公司逐渐增多。
以中信证券为例,方齐荣介绍,前来咨询的科创板公司有市值相对较大、流动性相对较好的科创50指数成份股公司,也有市值小一些、流动性相对不足的公司。前来咨询的科创板公司均认为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对改善股票流动性有帮助,愿意尝试这个资本市场新机制。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透露,银河证券在与相关公司沟通及调研过程中,也感到相关公司对开展做市持开放和积极态度,希望通过做市为科创板带来示范效应,提高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活力,提升市场定价效率与股价稳定性,将更多精力用于产品研发、提升生产工艺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不过,目前也存在部分科创板公司对做市业务的了解尚不够深入的情况,科创板做市业务有待进一步普及和宣传。
衍生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唐胜桥说,上市公司对于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兴趣很大,但了解尚不够深入。
做市标的有望扩容
证券公司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可使用自有股票、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借入的股票或其他有权处分的股票。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借入的股票仅可用于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不得用于其他业务。
“做市借券业务细则已推出,我们也在积极准备。借券做市能为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拓展券源获取方式,降低做市业务风险,也有更多做市策略的创新可以应用。”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不同券源,相关负责人表示,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建仓,所需时间视具体建仓目标和计划而定,一般在五个交易日以内可完成;通过借券、大宗等方式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情况下,一个交易日内即可完成。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建仓方案会根据拟做市标的流动性调整,避免在建仓期间对市场造成影响,一般建仓周期会在两周到三周左右。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多家做市商的做市标的券源和资金均较为充足。“在业务运行成熟后,公司将根据业务需要适时向上交所报备新增做市标的。”唐胜桥表示,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公司协同业务需要、市场需要及科创板股票本身的情况,继续扩大做市标的选取范围。相关负责人透露,伴随科创板做市借券业务的有序推进,做市标的扩容已在稳步推进中。
成交活跃度提升明显
首批科创板做市标的共42只,其中有22只做市标的为科创50指数成份股。数据显示,自10月31日以来,截至11月10日收盘,科创50指数报1023.06点,区间累计涨幅为2.95%。
从42只科创板做市标的首周数据看,这些股票的流动性有所提升。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10月31日以来这些做市标的首周累计成交量约为13.95亿股,环比增长13.74%;平均日均换手率为3.49%,环比提升0.58个百分点;首周累计成交额约753.08亿元,环比增长3.02%。
多家做市商表示,从做市标的成交量、成交额、换手率等方面看,首周做市交易达到预期目标,做市标的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
“目前运行正常,实现了预设目标。”中央交易室科创板做市交易负责人张洋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首周市场成交情况看,公司科创板做市标的市场成交量环比平均提升约57.8%,成交额平均提升约46.2%。
东吴证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首周科创板做市标的平均日换手率和成交额分别提升近40%和26%。中信建投相关负责人说,首周各科创板做市标的成交相对活跃。
(责任编辑:知识)
- 国任财险一中支被罚13万:编制虚假报表资料
- 外资缘何加码中国保险
- 珍酒李渡港股IPO 酱酒头部企业竞争加剧
- 慢行系统日益完善 骑行成为首都市民新风尚
- 重庆官方辟谣核酸检测造假,11月来多地出现核酸信息异常事件
- 半导体供应链珂玛科技将IPO上会,部分主要原材料100%依赖境外
-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即将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新东方在线股价跌超8% 东方甄选回应董宇辉彩排的并非央视春晚
- 世界杯带动大屏需求 智能投影走上“增长快车道”
- 明星基金低位抢筹新能源 中游制造更受青睐
- 快讯:红星美凯龙涨幅扩大至30% 阿里巴巴有意行使换取2.48亿A股
- 高盛第四季度净营收105.9亿美元 不及市场预期
- 法媒:通胀飙升致火鸡太贵,有美国人过感恩节用炸鸡代替
- 奋发有为 勇毅前行 推动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2023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系列评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