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百年来首次外债“违约” 俄财长直言:一场闹剧!
财联社6月 27日讯(编辑 刘蕊)据彭博社报道,违约在错过6月26日的俄罗最后期限后,俄罗斯发生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斯百首次海外债务“违约”——但这次“违约”实际上并非由于俄罗斯没有意愿或能力支付债息,而是年首由于西方的制裁使得其支付的债息无法抵达债权人手中,所以这次“违约”实际上是次外财长场闹由西方制裁引起的“被违约”。 “每个知情的债俄直人都明白这根本不是违约,”俄罗斯财长直言,违约“整个情况看起来就像一场闹剧。俄罗” 俄罗斯百年来首度海外债务“违约” 此次出现债务违约的斯百款项是来自两笔债券的1亿美元利息,一笔以美元计价,年首另一笔以欧元计价。次外财长场闹俄罗斯原本应该在5月27日支付,债俄直这些款项的违约宽限期为30天,也就是俄罗在周日(6月26日)到期。 俄罗斯表示,斯百他们已经以欧元和美元支付了这笔款项,这笔资金需要通过欧洲结算中心来分发给债权人。但据外媒报道,这笔款项一直被卡在欧洲结算中心,债权人尚未收到。 鉴于这笔钱没有在5月27日到期后的30天内——也就是6月26日前抵达债权人手中,因此被外界认为是违约。 欧洲结算中心不愿透露这笔款项是否已被冻结,只是表示,他们需遵守所有制裁措施。 这意味着俄罗斯出现了自1918年前苏联政府否认沙皇时代债务以来的首次国际债券违约。 虽然俄罗斯1998年8月宣布的停止国内债务偿还、延期国外债务偿还的行为,有些人亦认为是债务违约。但学界相当多人认为,俄罗斯虽然完全放弃偿还国内债务,但是最终通过债务重组、减免等完成对国际债务的偿还,因此并不构成债务违约。 西方制裁使得俄罗斯不得不被动违约 自俄乌战争爆发,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频频采取制裁行动以来,俄罗斯似乎已不可避免地走上违约之路。 西方的制裁限制了俄罗斯进入国际银行网络SWIFT的渠道,使得俄罗斯的资金无法被交付到国际投资者手中。 俄罗斯政府似乎也已经接受了这一必然性。俄罗斯于6月23日颁布法令,规定未来所有债务都将通过俄罗斯国家清算存管局(National Settlements Depository)以卢布支付,即使合同规定它们应该以美元或其他国际货币支付。 俄罗斯当时还批评称,这种“不可抗力”局面是西方国家造成的。 Loomis Sayles Company LP高级主权分析师Hassan Malik评价称:“一个本来有办法偿还债务的政府被外部政府强迫违约,这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事情。” 俄并不承认这是“真正的违约”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Anton Siluanov)承认,外国投资者将“无法收到”这些款项。 他说解释称:“首先,外国基础设施——代理银行、结算和清算系统、存管机构——被禁止从事任何与俄罗斯有关的业务。第二,外国投资者被明确禁止接受我们的付款。” 俄财长西卢阿诺夫否认这次相当于真正的违约,因为俄罗斯实际上既有意愿、也有能力支付债务。 外媒称,此次违约更多地是一个象征性的打击,因为它不会对俄罗斯产生直接的实际影响。 通常来说 ,债务违约意味着一个国家无法再从海外借到更多的钱,但由于俄罗斯本身已经遭到制裁,其本身就已经不能从西方市场借款。 西卢阿诺夫今年4月也曾表示,俄罗斯本身也没有计划借更多的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国服装巨头PVH宣布裁员,以应对高通胀冲击
- 英国经济将迎长期衰退,机构建议卖出英镑
- 布林肯倒打一耙,中国大使三问反击!
- 中国痛斥G7和欧盟外长涉台声明:现实中万恶无耻的活生生标本!
- 央行支持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证监会支持房企合理债券融资
- 张一鸣挺进生育大业
- 国台办发言人:敦促有关组织和个人停止为“台独”势力和任何干涉他国内政的人辩解
- 频谱拍卖结束,印度电信部长称 5G 网络将于 10 月在印度推出
- 阳光保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母乳喂养:家事亦国事
- “比亚迪”电子烟来了!王传福旗下事业版图再扩张
- 离奇!韩媒:首尔街头一外国人豪洒巨额现金,向路人称“我很有钱”
- 禁止群租写入上海地方立法
- 又见千万级罚单!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因14项违规被罚1130万元
- 美拟对华禁售半导体设备 专家:最大受害者可能是韩国半导体产业
- 美国经济衰退阴云迅速变淡 至少在美股交易者眼里是如此
- A股突破5000家,整合类重组: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强链”“补链”
- “新经济”催生新问题 新型侵权维权卡在哪
- 多家中小银行大额存单利率较高却不“卖座” 专家建议探索新的负债管理模式
- 北京: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缓解住房问题
- 搜索
-